Google

2008年5月9日星期五

熊市磨煉:準備全新周期

熊市磨煉:準備全新周期
  
經過三個多月總共逾三成跌幅的下挫,大部分指標都顯示我們已經處身熊市之中。身在熊市應如何自處?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。
  
牛市常在最悲觀時刻誕生,在最樂觀時刻結束。剛過去的一個港股牛市亦不例外。2003年4月25日,香港正處於沙士高峰期,經濟走到谷底的時候,上一個熊市便於這天結束,而跟迎來一個大牛市。到了去年10月底,「看四萬點」高唱入雲,股民情緒高漲時刻,也是牛市終結之期。經過三個多月總共逾三成跌幅的下挫,大部分指標都顯示我們已經處身熊市之中。身在熊市應如何自處?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。首先我們要探討香港股災史的經驗,再介紹一個安度熊市以便於牛市獲利的理論。

香港股災史的啟示
  
自從設立了恒生指數,連同今次香港一共經歷了十次股災。表列這段股災史可教懂我們如何於熊市中自處。從附表可見,以往九次股災,指數由高點跌至低點,最長三年,最短只一個月,平圴數是十二個月。股市由貪和驚兩股力量構成,所以升時慢跌時快。歷史上的牛市,最久經歷了六年半,最短不足半年,平均數是三十三個月。熊市的跌幅,最小跌三成六,最大跌九成一,平均數是五成二。如果我們尊重歷史的黃金平均律,則上述分析的啟示是:目前的熊市才剛開始,距結束之期尚遠。直至市場以事實顯示熊市結束,持盈保泰仍是自處之道。
  
為了更清楚認識香港股市,我們拿1956年至2002年的美國股災史(Jacle Brennan, Straight Galk on Investing, 2002, p.195)來作比較。期間美國也出現十次股災,最長二十八個月,最短三個月,平均數為十四個月。以標普500計算,最大跌幅四成八,最小二成,平均數為三成。港股屬新市場,股災較頻,跌幅較大;但風險大回報亦大,港股的年均升幅是美股的一倍。
  
歷史的最重要經驗是:全新的牛市周期必然重臨。在十次股災之後,已有六次創歷史新高。所以投資者的任務是安度熊市,並為全新周期做好準備。

韋恩斯坦的理論
  
熊市的最重要工作有二:一是保存實力,二是判斷新牛市周期的開始。最佳保存實力方法,仍以本欄介紹過的大升市的「機械再平衡」法最上乘。現在回顧,也確能做到「硬性高沽」,於三萬點樓上把部分獲利貨止賺。而次佳的方法就是於每次反彈沽出,為下一個上升周期儲蓄彈藥。
  
為判斷股市周期,本文要借助韋恩斯坦(Stan Weinstein, 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, 1988)的「階段理論」〔見圖〕。韋氏利用三十周平均移動線和指數的關係,將一個周期分為四個階段:  

階段一為打底期。當大市連跌數月甚至逾年,它慢慢地停止下跌,但又未見上升動力,呈橫向局面。這時的成交量逐漸減少,要到末段成交量才再度上升。這時期內三十周線由下降變橫向,大市有時升至三十周線之上,有時又跌至其下。打底期可長達數月,有時甚至長達幾年。此期是投資者的「禁慾期」,切忌手多多入場買貨。請耐心等待轉勢。
  
階段二屬上升期。當恒生指數升破三十周線,並企穩其上多於一周,大市便進入了上升期,也是投資者確認新周期伊始,入市投資的時刻。確認上升期必須有大成交量配合。有時指數升破三十周線回落再試,但不跌破,是上佳的入市機會。此期內三十周線本身也呈向上升勢。另一觀察點是:上升期中,每一調整的低點均高於上個低點。上升不會呈一直線,但會一浪高於一浪。
  
階段三是見頂期。經過上一階段的狂升,大市便進入買賣力量旗鼓相當的時期,此期成交量大但升跌幅卻小。三十周線也由急升變成橫向。在上升中不少勇猛買貨的人,進入此期也參加沽貨行列,令恒指多次稍微跌破三十周線但又迅速企穩其上。如是者多次便確認見頂。韋氏的「炒家策略」是全線沽貨離場,「投資者策略」是把一半股票止賺,靜待見頂期結束即下跌期開始的訊號,即恒指下破三十周線並穩企其下。
  
階段四為下跌期。此期恐懼的賣家主宰大市。此時成交量不見得大,但下跌時成交增、反彈成交少則是危險訊號。一進入下跌期,投資者應不理會成交量,也不理會基本分析,堅決清貨離場。
準備迎接新周期
  
應用韋氏理論於迎新牛市的準備工作有三:首先是保存實力,利用理論減少損失。第二是判斷周期的轉移。第三是運用入市策略,讓市場指導我們向新周期轉移。
  
第一件工作於理論放在港股的實踐中完成。在2007年,恒指曾於3月9日那一周跌破三十周線(恒指收20,387點,三十周線升至21,194點),發出警號。投資者開始「減磅」。翌周警號持續,3月16日恒指(19,134)再企三十周線(19,304)以下,依指示繼續止賺。但是第三周又恢復大升市,恒指大升七百多點(至19,682),重回三十周線(19,395)以上。隨後連升四周,確認大市仍處上升期,投資者依照指示調整組合。
  
到2007年8月17日,警號又發出,恒指收報20,387點,跌破三十周線(21,194點)。投資者依照指示開始沽貨。但到了翌周,恒指大升兩千多點,且是在熊市訊號出現的首個交易日升回三十周線,證實是虛驚,投資者取消止賺命令。一直至今年1月18日,警號第三次出現。恒指(25,201點)跌破三十周線(26,209點),按指示「減磅」。以後連接三周持續發出警號,確定大市進入下跌期。投資者如能自律地實踐理論,應能保存實力。
  
第二件工作是判斷目前下跌期何時結束,大市進入全新周期的第一階段。下跌期的特徵是每跌浪均跌破一低點;每個反彈均達不到上一反彈的高點,也即是一浪低於一浪。此時千萬不要入市,耐心等到大市重見打底期特徵出現,確認新周期的屆臨。結合香港市場於去年10月底見頂,以平均熊市跌一年估計,投資者可能要等到今年第四季。又因應這次跌市元兇accumulator最高峰發行期也是去年10月,以合約期一年至年半為普通,這個下跌力量的消失應在今年7月至明年3月之間。這也是新周期最有希望出現的時期。
  
應用韋氏的理論,最佳的入市點應是新周期打底結束,上升開始一刻訊號是恒指重新升破三十周線,並且穩企其上。但為確保這不是假突破,投資者宜用「倒置金字塔」策略入市:當入市訊號出現,先買一手試試。假若買後不升或跌,暫停入市。假設買後連升幾個價位,再買兩手。如是者加倍買進,至組合建設完成為止。此策略的用意是讓市場指導我們轉移到全新周期的工作。